刺殺騎士團長是村上春樹最新的小說,中文版於2017年12月在台灣發售。因為他本身相當喜歡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小說裡經常提到,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時,也順手買了一套,為自己培養一點文藝氣息。

 

關於寫這篇刺殺騎士團長,首先令我有點討厭的是,騎士這個詞,發音與「記事」一樣。就像騎兵發音「忌冰」。當名詞時都念「記」音,當動詞才念「奇」,如騎馬。但不知為何現在許多人念成「其」音。念成奇士我當然也聽得懂,但在電腦打字中文輸入ㄐ一(四聲)(四聲),卻無騎士之詞可選,甚至連「騎這個字都要翻到第四頁才會出現,實在教人困擾。一定要輸入ㄑ一(二聲)(四聲) 才會出現「騎士」,實在令人無言。

 

這本小說裡有個很有錢,像謎一樣的有錢人免色先生,一個人獨居在一棟大豪宅,裏頭有一台史坦威平台鋼琴。可是免色先生並非只將之當作裝飾品,而是每天真的會抽出時間練琴。據小說裡另一個13歲女孩的麻里惠的觀察,免色先生練彈的曲子並不算難,但能彈到這個地步也很不簡單了(剛好免色也是五十幾歲,書中也沒描述他從小學琴,看來居庸將來也大有可為。哈哈!)。那麼,免色先生鋼琴上的樂譜有那些呢? 有巴哈的創意曲,莫札特的奏鳴曲,蕭邦的小品。雖說不是技巧困難的樂曲,不過,大多數學琴的孩子,可能都還學不到這個程度吧? (當然也包括居庸這個大人。別說莫札特的奏鳴曲,我連他任一首曲子都還沒學過。雖說我從小也是聽莫札特音樂長大的,但從沒想到莫札特的音樂門檻這麼高,彈琴快兩年了都還學不到)。

 

書中所描寫的這位免色先生,顯然聰明絕頂,品味佳,自律極高。從他不用工作,光靠在電腦前買賣股票等就能過著這種富豪般的生活就能略知一二。書中記載免色在傍晚前開始練琴,先順著緩慢的樂章全部彈一遍,然後在幾個地方重複練習,調整指法練到自己可以接受為止。有些部分指法很難,聲音不容易均勻,免色自己似乎很在意。莫札特的奏鳴曲雖然不是困難的曲子,但如果要彈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往往會開始帶有深深迷路般的趣味(應該是學過鋼琴的麻里惠所想的)。免色對於刻意踩進那樣的迷路是不厭其煩的人。麻里惠也傾聽著免色那很有耐心地踏進迷路來回游走的步法。練習大約一小時左右停止,蓋上琴蓋的聲音有些焦躁的感覺。

 

看到這段描寫,不知為何覺得心情十分愉快。原來聰明絕頂的人,練琴的道路也跟一般人並無二致。同樣得在崎嶇的道路尋找最好的走法,反覆練習,才能走得平穩優雅,順利走完。

 

這位免色先生(其實當然是作者村上先生)每日運動時也會一邊聽古典音樂。他通常聽巴哈,韓德爾,韋瓦第的音樂。但聽到的麻里惠不是那麼了解巴洛克,無法區別三人的作品。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家都大量作曲,但樂曲之間的差異性較小,以致許多作品十分相似不易區別,也許因此較難區別,但三位作曲家的曲風其實明顯不同,一定要三選一的話,我覺得自己應該大致分辨的出來。然而實力在莫札特奏鳴曲與創意曲之上的麻里惠卻分不出來,我有點意外。難道學古典鋼琴多年的人,不常聽古典音樂嗎? 還是說,只聽鋼琴音樂呢?

 

書中出現最多次的音樂,有莫札特的歌劇「唐.喬凡尼」與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唐.喬凡尼」的劇中人物與刺殺騎士團長這幅畫有直接的關聯。至於「玫瑰騎士」是主角後來在住處多次聆聽的音樂,但實際上是由免色這位鄰居喜歡這首而從屋主的收藏拿出來播放,介紹給主角聽的 (版本是Sir Georg Solti 蕭提爵士指揮維也納愛樂,四張一套的LP)。免色對此音樂的描寫是: 「光聽那音樂的流動,就會覺得完全被包進那個世界似的。這是理查史特勞斯達到巔峰時期無比幸福的世界。初次公演時曾經被批評有懷古風情,保守退縮等,但實際上是具有革新性奔放的音樂。一方面受到華格納的影響,一方面展開他獨自的不可思議的音樂世界。一旦喜歡這音樂之後,會成為一種習慣。我喜歡聽卡拉揚和克萊巴指揮的,但還沒聽過蕭提指揮的.....

 

說來慚愧,居庸對這齣歌劇不熟,只有在非常久以前買過歌劇選曲的錄音帶聽過片段,連 CD都沒有。居庸歌劇聽得少,剛好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也不特別吸引我,所以收藏數量極為有限。但既然讀完這部小說,也許該找機會聆聽或觀看這部歌劇。

 

書中也提到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舒伯特的室內樂我也非常喜歡,有一種神經敏感但又迷人的風味,但現在不常聽了。因為那些曲子經常長長久久不忍結束,好像也是維也納作曲家的特色,常常會讓人聽到忍不住睡著(但音樂真的很不錯),不然就是聽完音樂會後大家爭先恐後地逃出音樂廳。

 

書中還提到不少爵士樂,但居庸不熟無法引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找來閱讀。

 

arrow
arrow

    居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