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琴時間日益增長,感受到的進步卻越來越緩慢,心中的焦慮也有增無減。進步速度若這麼慢,這輩子還能走多遠?

 

隨著曲子逐漸變長變難,每首新曲"學成"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久。長度增加往往代表樂曲結構變得複雜,變化增加,需表現的元素也越多,當然越不容易。所需技巧的難度則不僅提高,每首曲子需掌握的新技巧也變多,所以進步的困難度好像呈幾何級數增加。更糟的是,這些困難也不見得有辦法克服。克服不了的,似乎也只能先晾在那裏裝作沒看見。

 

進步逐漸困難的原因易懂,但接受現實並不容易。現在不過初級階段就學習的吃力,中級以後該怎麼辦? 至於那些練到高級乃至專業程度的人,真不知如何能在相同的短期間內克服重重困難掌握住這種種的技巧與表現能力? 居庸原以為自己固然晚學,但多少有點音樂基礎。但實際練習時才發現,該下的苦功一樣都少不了。練習不夠或天分不足時,困難就是永遠橫亙該處解決不了。果真天賦的差異有天壤之別。樂器學得好的人,不只需要音樂細胞,需要優越的肢體掌控與協調能力,也要肯下苦功並遇到名師指點,而且還需加上充足的銀彈支援與家長或家人的支持,缺一不可。

 

偶而在網上爬文,看到中國學琴者與歐美學琴者的差異,往往是前者技巧扎實,但後者更能表現音樂性。之所以如此,應該跟重視什麼訓練,也就是對音樂的教育思惟有關吧? 中國人很注重練習曲的循序漸進練習,看得到的討論幾乎都是哈農+徹爾尼系列一路練上去。相對的,西方現在比較不那麼著重練習曲,而是及早接觸樂曲,從樂曲學習所需的技術。就效率來說,前者顯然較高。一旦壬督二脈打通,也許一藝通百藝通。但到那境界前的練習真的很苦,而且也可能因為樂曲練得過少,造成音樂性貧乏。不過我這個初級學生談這個,只怕讓人笑掉大牙。

 

像我這樣也許一年只能練個一二十首小曲子的習琴者,一輩子又能練幾首呢? 真令人感到悲觀。不知這本來就是正常的學琴之路? 還是真的因為居庸的資質平庸加之努力有限所致,只好默默地接受?

 

若從考級的觀點來看,像 ABRSM 每級考三首,加上其他相似程度的樂曲練習,似乎一年過一級已經很了不起。但隨著級數升高,學過關需要的時間一定越來越久。而總有一天,會走到怎麼練都難以突破的高點。那會是哪一點呢? 每位學琴者都不一樣吧? 但現在強烈的感到,我這輩子應該無論如何都練不到八級的水準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鋼琴 學鋼琴
    全站熱搜

    居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